【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团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宁波材料所团委开展了“青年学术之星”评选活动,在青年员工和在所研究生评选出学术先进典型并授予“青年学术之星“荣誉,旨在引导广大青年员工和研究生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为研究所建设发展提供青年力量。
2020年的1月7日,我从上海直飞波士顿,开始了在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博士联合培养时光。当天下午行李放置在住处后,时差导致的头昏脑涨没能按奈得住心中的小兴奋,立马出门去哈佛医学院“打卡”。虽然住的地方离哈佛医学院步行不到10分钟,但迷迷糊糊逛下来,回到住处已经是傍晚。超市买些东西,东西和床铺整理好,就这样过了第一天。
我的合作导师是陶伟教授(https://scholar.harvard.edu/wtao/publication-0),记得到达波士顿当天,邮件询问陶老师什么时候有空可以讨论一下课题,陶老师回复“每天都在,随时可以”。随着各种各样的线上和线下培训的进行,逐渐熟悉了周围和实验室的环境,课题也开展起来。一切看似都在有条不紊地正常运转,然而2020年1月下旬国内疫情的突发,让所有人心中都充满了不安和担忧,期间很多海外同胞通过各种途径往国内寄送口罩等物资。没过多久,美国疫情爆发,实验室在2020年3月中旬关闭,大家需要暂停实验,没有实验室维护工作安排的人员需要在家远程工作。
实验室关闭的第二天,我订购的实验小鼠被通知已经安置在动物房,我们需要到实验室对其进行处理。到达实验室,处理完小鼠后,发现陶老师在办公室工作(陶老师担心学生疫情期间回实验室进行维护工作会增加被感染的几率,便主动承担了细胞冻存液氮罐的液氮定期补充等工作)。考虑到实验室关闭不知道要持续多久,便和陶老师商量在居家期间写一些综述。陶老师问“想要投哪个期刊”,我回答“Materials Horizons吧(陶老师当时收到了邀稿)”。陶老师一脸诧异,说“花时间了,为什么不投更好的”。和陶老师讨论后,结合组里现有的工作,决定尝试Chemical Society Reviews。收拾完实验室的细胞、关掉仪器后,开始了不知道要持续多久的“居家自我隔离”。
每天醒来,呈指数增长的确诊人数让大家心里极度不安,而后期很多同学购买了机票回国。好在实验室的唐忠敏博士和我居住在一栋楼,我们一起“搭伙吃饭”。每天的做饭时间成了最为轻松的时刻,期间我的厨艺也前所未有地“被发掘”。下楼去拿网上购买的各种米面盐油等食物,成为了为数不多的新鲜事物和体力劳动。期间陶老师也会进行Zoom会议,询问我们的身体状况以及综述等工作进度。在陶老师的督促下,我完成了综述的大纲,提交后收到了编辑给予撰写全文的机会。一晃,时间到了2020年6月初,经历了从白雪皑皑到春暖花开的近3个月的时间,我们作为Phase 2人员,逐渐回到了实验室。
还记得出门的第一天是2020年6月1日,我们带着一层层的防护,走在了久违的回实验室的路上。从疫情最开始戴口罩会被异样眼光“凝视”,到路上行人几乎全部戴着口罩的转变,让我们心里有了些许轻松。随后按照医院的防疫要求,虽然各个测试中心都缩短了开放时间并限制了人数,给测试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科研工作也逐渐走向正轨,实验室成员在疫情期间的综述也都一个接着一个被接收,并逐渐有新人加入实验室。
转眼时间到了2021年1月份,作为在医院工作的“福利”,我们可以较早地接种疫苗(Moderna和Pfizer的mRNA疫苗)。这两种疫苗都是采用纳米技术对mRNA进行脂质体封装和递送,和实验室一直进行的部分科研方向相像。当乳白色的疫苗接种在手臂上时,我们感到很欣慰:一是接种疫苗可以减少感染几率、减轻不幸被感染后的病症,二是看到实验室的纳米技术可以再次发挥重大的价值。疫苗第二针的接种时间是2020年除夕前一天,接种后伴随着高烧和持续性发烧,我昏昏沉沉地度过了春节。就这样每个人在小心翼翼保护着自己的同时,也保护着其他人,作为比较幸运又是必然的结果,周围只有极少数的朋友被感染。在祖国高效的防疫政策和措施下,大家齐心取得了极其成功的防护结果,看到家人和朋友可以回归正常生活,我的心里非常宽慰。虽然疫情仍不乐观,但不久的将来,我们终将回归正常生活。
时光飞逝,转眼来波士顿已经一年半。今年5月下旬,我完成了自己的线上博士答辩,虽然少了很多仪式感,但内心的感慨在回顾这段时光的同时被逐渐唤醒。我在毕业论文致谢中提及自己读博的这五年是幸运和快乐的,因为遇到了令人钦佩和尊敬的导师、有着一同成长的朋友、加入了充满活力的课题组、体验了不同的经历等。我对导师吴爱国老师充满感激和感恩,感激吴老师对我科研和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指导和引领,感恩吴老师对我在哈佛博士联培的支持和肯定。同样,也感谢陶伟老师在这一年半的指导,从“每天都在,随时可以”、“花时间了,为什么不投更好的”等等,我学习到了对科研工作的追求和持之以恒。感谢5年博士期间,所有的新交故友。感谢国科大和宁波材料所的培养。在对“不察父母容颜渐改”的后知后觉深感惭愧时,更感恩父母的付出。
“不负时光,不负卿;不负春光,不负己”,愿大家乘风归来,仍是“少年”。
2020年3月初在Harvard Medical School门前
2021年3月初茶水间小聚(左);2020年10月在Harvard University主校区(右)
(医工所 刘闯)
觉得好,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