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郑莹莹
40岁的张驰,是一个与未来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装备“共舞”的人,他是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精密运动与先进机器人技术团队的负责人。
他的团队正在做两类机器人:全向移动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
张驰解释说,“现在的机器人有几个缺点:不安全,不能和人一起工作;笨重,人机交互程度比较低;而未来的机器人要成为人的工友,和人肩并肩工作。”
他介绍,下一代机器人是可以灵活移动的,可以像人一样边走边工作,称为“全向移动机器人”,可以横着走,也可以原地转向,对地面的摩擦很小,比较适合在狭窄空间内作业,适用于老人看护等服务机器人。
其次,下一代机器人是柔顺的。张驰介绍,因为人的手臂是柔顺的,人抓取轻的物品,无需太用力,抱块大石头,肌肉会绷紧,而传统机器人不具备这种阻抗变化,“以往机器人主要是用于汽车制造等重工业,而今更多迈入电子产品装配、食品包装等门类,这就要求机器人轻量化,有更加柔顺的机械臂。”
张驰指导学生 中科院 供图
目前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很大,张驰认为,这两类机器人是未来发展趋势,团队突破了核心部件,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希望能尽快实现产业化,“毕竟技术产业化有‘窗口期’,放在实验室里,过几年就过时了,产生不了效益。”张驰说,团队现在的压力很大,时间紧迫,目前市场逐渐起来了,可能过两年就不是最佳切入期,团队希望近期至少能将其中一类机器人的技术产业化。
张驰出生于1978年,他上大学那会儿是上世纪90年代。张驰回忆,那时候电气工程在中国比较热门,他觉得以后应用领域会比较宽,就报考了西安交通大学的电气工程学院,并在该校继续攻读了硕士研究生。2002年的时候,他又去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继续攻读电气工程的博士。
回望来路,张驰觉得自己还是选择了非常重要的学科,因为电气驱动与控制是高端装备的核心技术之一,而想把技术产业化,则是他多年的追求。在来科研院所就职之前,张驰曾在多家知名跨国公司工作过,包括世界知名的半导体封装设备公司ASM、数据存储制造商希捷等。
张驰2012年来到了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在这里,他感觉自己真正找到了“舞台”,“到现在6年多,这个平台实现了我当时的愿望:把技术进行产业化应用。”新近,他主持的项目“面向智能制造装备的精密驱动与控制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获得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团队和20多家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将研发的高效精密永磁电机和高速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应用于数控机床、注塑成型装备、纺织机械、机器人等领域。
在张驰的身上,有两种思维,科学家思维和工程师思维。
企业的这段经历,让他有了工程师思维,不会为了复杂而复杂。他说,工程师考虑是用最简单、可靠、容易实现的方法,来达到性能要求,“有些方法可以发表文章,但在工程上可能难以实现,不够实用,不能带来效益;而我要做这个产品,就不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特意找一些很复杂的方法。”
张驰团队目前主要选择一些可以产业化的课题,在他看来,如果课题没有应用前景,做的意义就不大,国家也需要将科研成果快速产业化,所以偏向工程的科研人员也要用好精力,有所取舍。
不创新,难生存。张驰说,中国的企业如果再不创新,以后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他举例,一些小家电企业,因为人工成本上涨、缺乏核心技术等原因,利润越来越薄;但有的企业,因为推出了几款非常实用的智能化产品,就发展得很好。
中国目前鼓励以技术创新提升经济质量,企业的创新意识也在增强,科研院所也感受到了这种迫切需求。“你不抓紧时间创新,就落伍了”,张驰说。(完)
(原文转自2018年12月14日中国新闻网)
觉得好,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