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材料所 札记首页

把学业当做事业

  出差途中得知幸得国奖,庆幸来自不同研究领域评委老师的肯定,也很感激导师刘剑研究员几年的指导、同学和同事们一直以来的的帮助。在硕博生涯的最后一段旅途里,偶遇了窗外这段疾驰而过的风景。在本科时就因为学校组织的专业暑期实习与材料所结缘,当时只觉是大学生涯中的一个小插曲,没想后来机缘巧合,推免入所成为硕士生,随后又转博,在这里度过了几年时光。

  即将毕业之际,比较留恋学生时代自由的的科研氛围,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课题组运行模式,调整自己的节奏。因为研究所的性质,很多导师比一般大学老师有着更多申请项目、完成课题的压力。相比所里导师和研究人员,所幸学生有着更多自由,可以在课题组的遮风挡雨下有条不紊地开展课题。没有被规定在下班前必须做完什么实验,几天内必须完成到什么程度,这让我们可以自己分配时间去分析数据思考实验,追踪最新科研动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工作节奏。组里有新生习惯在晚上沉醉于阅读prb,prl之类的物理期刊,进行头脑风暴,一段时间下来,早就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在这个自我时间规划和学习节奏调节的过程中,导师的引导使工作效率更加高效。在北京集体授课时选了文献阅读课,迫于大作业要阅读30篇文献并整理出综述,当时对大部分文章的理解只是浮于表面囫囵吞枣,整理后翻译成文,至今阅读起来语句艰涩。但这个阅读报告我至今仍保存着打印版,以供随时翻阅。一方面,导师挑选的文章是研究大方向里经典的有代表性的文献,值得不时回味。尤其是纠结于一个小问题时,很适合拿出来放眼一下整个研究大方向,以此清晰思路。

  另一方面,如我们导师所推荐的“重要文献要记笔记”学习习惯。很多刊登出来的文章都是作者长期累计和研究的成果,我在阅读后并不能消化理解,更不能和以前所学习到的融会贯通。这个文章阅读课让我在回所初涉课题时尝到了整理笔记的甜头,自此看到一些研究方法新颖,理论机制分析深入,却不能完全理解的都会记在一个本子上。需要时拿出来慢慢思考,多次下来,原来只是过眼的东西,更容易进脑子。

  即使氛围自由,但是推进课题进程必然要攻克难,这也算是研究生的共同常态了吧。这里的“难”一方面是体力上的考验,另一方面也是心理的不断突破。大概没有人会沉迷于半天都重复地锯稀土磨金相,期待打开退火炉门时一千多度热浪的炙烤,更不会渴望实验室里轰鸣声对耳膜的震撼。在德国交流期间曾跟同事们聊天,笑谈“实验科学”里的“实验”那部分技术含量有多高?值得全世界的博士生投入大把的时间吗?而且,德国的博士生们可以要求教授聘一些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担任兼职助理,负责实验操作。即使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德国博士生还是倾向于自己完成整个实验流程。在实验科学领域里,“实验”和“科学”不能分,“实验”本就属于“科学”的一部分,而很多新奇的现象正是来源于实验。就像有的学科里要培养微生物,有的学科里要冒着皮肤受损的风险,这都是对体力和耐心的考验。我期待早些完成这批实验流程“苦尽甘来”时,更觉得这是苦;我把这当做日常学习的一部分时,这就显得是最平常不过的科研状态。尤其是多次重复实验,身体的劳累带来情绪的波动时,亟需调整心态。与之相比,有时研究进展无从下手停滞不前,也是对心态的挑战。曾经迷失在同步辐射XAFS数据解析的迷雾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是,日常的实验流程千篇一律,偶然遇到学习技能的机会确实万里挑一。走投无路之时,鼓足勇气联系所外相关领域的专家,跟导师申请自己去参加相关会议。这对于周末就想窝在宿舍,零食充饥的我来说,积极主动地探知新事物并不容易。然而,也就是这些勇敢的尝试,惊喜地触碰到新的研究方向。

  鲜衣怒马少年时,对我来说,二十多岁的时光里,精力旺盛,初生牛犊,可以把学业当做事业,专注其中。也是在这个年龄里,还没有来自社会评价的压迫感,不必计较身外之物,竹杖芒鞋轻胜马,可以带着天高海阔的轻松心境,心无旁骛慢慢蓄积知识。希望以后回忆起在材料所的多年时光,还觉一切是个美好年代里的完整故事。

  邵艳艳(指导老师刘剑研究员),2013年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物理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来所攻读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学位,2015年9月转为博士生。入所以来,在刘剑研究员指导下,从事La-Fe-Si基复合材料的磁弹相变特性和磁热效应研究。目前已在Acta Materialia, 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国际核心期刊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其中一作4篇,授权专利一项。2014,2015和2017年获中科院“三好学生”。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期间,期间受中科院-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资助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交流一年。

  (稀土事业部 邵艳艳)

觉得好,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