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双创”大赛上来了个酒博士
虽已多次上过讲台,甚至是国际讲台,但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酒同钢博士在青岛的讲台上还是出了一身汗。以前“纯搞基础研究”的酒博士不是作学术演讲,而是介绍他的研究成果如何能挣钱。听众中有投资人、基金公司的代表,也有企业负责人。
由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举办的首届“中科创新园”杯创新创业大赛暨2016第二届“中科创赛”(山东赛区)预赛日前在青岛举行。从上百个创新创业团队中胜出的6个团队先后登台,介绍自己的项目。台下评委对演讲人的项目打分评比。
酒同钢参赛纯属偶然。他从事的是用纳米氧化铜做太阳能电池吸收层的研究。他以前在与别人聊天时说过,他研究的利用低温溶液法技术制备纳米氧化铜在许多领域都可应用。他的师兄现正在做创新创业大赛的组织工作,动员他参赛。
酒同钢说,自己研制的纳米氧化铜只有2个纳米大小,工艺简化,在国际上还没有人做出来。未来气敏传感器、空气清洁器、抗菌剂、脱硫剂、润滑剂、机油添加剂、电池电极、光催化触媒、饲料业等都可应用,可以说是解决了大气环境下低成本制备纳米结构氧化铜的技术瓶颈。以前他纯搞基础研究,无暇顾及成果转化。这次他来试试,没想到竟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
“我们可以为创业者提供一揽子服务,告诉他们什么时候融资,什么时候走向市场。”中科院北京分院副院长李静说,参赛的所有项目,都可优先免租入驻中科青岛创新园、中科潍坊创新园或中科德州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获奖项目入驻还可获取现金补贴。
比赛中,有评委问酒同钢:你的项目这么好为什么不自己单干,而选择融资、合作?酒同钢说,我是科研人员,不了解企业和市场。能够借助别人的力量把成果转化也很好。他的回答很符合中心提出的科技成果转化3.0模式。
1.0模式是传统对接,科研人员讲,企业家听,像是鸡给鸭讲,结果把企业家讲睡了讲散了;2.0模式是科研人员下海创业,但他成为懂市场的企业家还要摔很多的跤;现在已到了3.0模式,就是科研人员企业家各司其职,我做科研,你搞管理,合力前行。
即使3.0了,中国的成果转移转化之路也还需要探索。
(原载于《科技日报》2016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