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浙江科研创新十年:打造未来区域创新发展“磁极”
2005年,记者曾走进宁波材料所,那时的材料所刚刚从北方迁徙到南方,这个由中国科学院、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科研单位向记者描绘着蓝图。十年之后,记者再次走进宁波材料所。此次的采访,材料所更多展示着科研成果。
和宁波材料一样,走过了12个年头的嘉兴科技城在三平方公里内创造了巨大的价值。陪同嘉兴科技城一同走过12个年头的嘉兴南湖区副区长、嘉兴科技城管委会主任孙旭阳不禁唏嘘:最初就定位要做嘉兴没有的产业,发展中经常受到批评,但一路过来创业创新的初心未变。
对于包括宁波材料和嘉兴科技城的十年成就,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毛光烈表示,浙江正在大力推进杭州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嘉兴科技城、舟山海洋科学城等5大科技城建设,“这些科技城不仅是浙江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更是未来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磁极’。”
治天下者,必赖于群才
“这个所是从一片农田上建起来的。”回首2004年,宁波材料所所长崔平当时领命南下,在只有两个人的条件下,白手起家。经过11年发展,材料所的面积不断扩大,900多名员工也让崔平感到欣慰。
走进宁波材料所的科研大楼内,就如同进入了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魔方。
众所周知,海绵能够吸收超过自身数倍的水。但宁波材料所里的海绵却不吸水,还能浮在水面上。即使将水珠滴海绵上,也是水银泻地。如此神奇的海绵虽不吸水,但对油却十分贪婪,任何油都被它一口吃掉。
记者在现场看到,漂浮在水上面厚厚的沥青油,在遇到吸油海绵时,很快就吸收不见,水面上看不到一丝油迹,黝黑发亮的沥青油则粘附在海绵表面,甚是神奇。
这块神奇的海绵就是材料所曾志翔的科研成果。曾志翔告诉记者,海绵本身是很普通的海绵,只是在表层覆盖了一种高纳米分子,这种分子只吸油不吸水,所以造就了神奇海绵。
神奇海绵的最大应用空间在海上漏油的应急处置以及海上钻井平台等领域。
宁波材料所的神奇远不止这些,如数秒出热水的水龙头,自动搬运机器人,世界最大石墨烯生产线……
崔平表示,这些年来,宁波所先后承担国家、地方和企业项目1377项,取得一批有影响力的原创成果,申请发明专利1400多件,国际专利65件。
“构大厦者,必资于众工;治天下者,必赖于群才。”取得如此成就,崔平总结了很多经验,首当其冲的就是人才。
她认为,宁波材料所能否建好,关键在人才。这些年来,通过“找得到、选得准、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流得出”,形成了在“全球范围内精准相马、在创新实践中公平赛马”的人才引进、使用、培养和流动的机制。
如今,材料所已引进海外人才250多人,工程院院士1人、日本学士院会员兼美国工程院院士1名……
创业创新初心未变
“12年时间,作为浙江省的第一个科技城,实话说发展速度并不快。”嘉兴南湖区副区长、嘉兴科技城管委会主任孙旭阳如此自我评价。
2003年底,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谋划、推动下,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在嘉兴南湖共同组建了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以此为契机,嘉兴在浙江率先规划建设了18.8平方公里(核心区3.65平方公里)的嘉兴科技城。
虽然孙旭阳自谦发展速度不快,但从2011年以来,嘉兴科技城连续四年来实现了建成区年亩均产出超1000万元、亩均税收超50万元。这两项指标,已经达到了北京中关村水平。
令孙旭阳感到欣慰地是,至今嘉兴科技城依旧秉承创业和创新的方向未曾改变。而这一初衷与当下国家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谋而合。
“我们的招商引资只有一个标准:创业+创新。”孙旭阳告诉记者,嘉兴科技城自我定位是大型创新平台和科技孵化器,在项目选择上倾向产业前景好、产品科技含量高、在国内甚至国际处于领先的成长性项目。
“轻一时GDP,重长远发展”。早些年,孙旭阳这样的想法因为不与当地产业挂钩而显得比较另类,甚至一度受到了不少的批评。
现在看来,当初顶住考核压力,坚持以扶持科创孵化为特色的发展之路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已远非嘉兴任何产业园所能比拟。
“首先抓好顶层设计,先想好再干,不求快只求对。先做正确的事儿,再正确的做事。把创业创新结合起来。”孙旭阳如是说。
对此,嘉兴科技园“双核”之一的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陈秋荣点赞,创业+创新,是嘉兴科技城最大的特点。
的确,在成立之初,嘉兴科技城在层级、政策、资金等方面没有任何优势,死守传统的发展模式没有出路。“我们牢牢抓住‘创新’这一核心,在人才引进、金融渠道、平台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孙旭阳告诉记者,嘉兴科技城如针对科创企业融资难问题,建立了包括创业孵化、风险投资、科技担保、政府引导在内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目前,嘉兴科技城已有科创型企业300余家,其中科研团队、个人现金出资入股总规模已超亿元,引进的各类创投机构和基金累计募投资金超50亿元。
“这里人才集聚明显,产业特色鲜明,服务平台有特色,研发和产业化紧密结合。”嘉兴科技园“双核”中的另一核心——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吴云达对这块创业热土如是评价。
破解产业化的“压箱宝”
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全球性的“死亡之谷”,在中国这个问题依旧存在。在去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仍然存在不顺、不畅、不力的情况。
破击科技成果产业化,包括宁波材料所和嘉兴科技城在内的浙江也一直在摸索。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曾表示,要让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惠及百姓的先进生产力。
“科学家宁愿搞研究写论文,企业家宁愿守成求稳,都不愿冒风险去打通产业化之路。”崔平表示,这些年,材料所坚定“一个定位”——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找准了定位,宁波材料科研成果转化的一大“压箱宝”就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通产业化通道。
崔平立足材料所特质认为,一个全新材料要想成功产业化,仅靠材料的单一创新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围绕材料全产业链进行创新链布局。
为实现这一目标,2009年以材料为核心向上下游拓展,建立了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将材料学科扩展到先进制造、新能源、和生物医用材料及器械。
以碳纤维技术为例。2008年1月,中科院在材料所部署攻克T800碳纤维试制任务。7年间,突破了T800碳纤维规模化制备技术并在宁波化工区建成百吨级生产线。为了解决未来销量问题,材料所超前开拓碳纤维在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海工装备等领域的应用。
2014年4月20日北京国际车展上,宁波材料所所与奇瑞联合研制的中国首款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正式亮相,开辟了碳纤维的发展新空间。
宁波材料的“压箱宝”之二就是多方位广角度合作,提高合作效率和转化成功率。
为了让科研成果到企业生根、开花、结果,宁波材料所与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形成了一种多层次、广角度的立体合作网络。如与行业领军企业结为战略合作伙伴,与中小企业共建技术中心,与企业点对点开展项目的联合技术攻关,为接受技术转移的公司,“扶上马,送一程”等。
和宁波材料所不同,嘉兴科技园的“压箱宝”讲求的是多种要素资源协调参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机制。
孙旭阳告诉记者,嘉兴科技城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权为纽带、项目为依托,建立了集研发、孵化、转化、产业化于一体的运作机制和有利于落实知识产权、技术和管理要素参与创新收益分配的激励机制。
如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的开放性创新体系——“北斗七星论”的发展模式,并通过此与浙江省达成科技合作项目408个,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
吴云达表示,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在研发和产业化上都取得了进展。比如,研发方面,酶学标准物质的研制及产业化处于领先水平;促进校地合作方面,成功引进丁基橡胶产业化项目已落户乍浦,总投资超过30亿元。
另外,嘉兴科技园还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涌现了闻泰通讯、斯达半导体等一批创新型标杆企业。
斯达半导体是嘉兴科技城引进的第一家建厂并孵化研发,实现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创办者沈华从海外归来时只有技术、项目和产业化前景。2005年企业落户嘉兴科技城后直至2009年还没有利润,即便如此企业仍旧得到了科技城大力支持。如今,该企业研发生产的IGBT芯片可用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诸多领域,产业化前景广阔。
记者还了解到,嘉兴科技城在科研成果转化上,引导研发团队组建科技型企业进行产业化。而这其中,研发人员不能仅依靠技术参股,更需要拿出真金白银的投入到企业中。“这等于将科研人员真正与企业绑在一起,共同发展。”嘉兴科技城工作人员表示,通过这些年的实践看出,这样的效果不错。
“我们自己创办的科技型企业有30多家,都是由核心科研团队创办的。”陈秋荣说,科研人员绝大多数是控股,这对产业化有利。
这些年来,通过一系列的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引导政策,嘉兴科技城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爆发式的跨越发展,技工贸总收入、财政总收入从2006年2600万元、99万元,增长到2014年的133.21亿元、2.8亿元,年均增长118.12%、102.52%。
“要把省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试验区,争取在科技成果处置、科技成果备案、收益分配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 周国辉也认为,需要通过改革在体制机制上创新来更好地实现科研成果的转换。
(原载《中国新闻网》 2015年7月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