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厦门大学南强特聘教授刘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研究员王秀杰作客宁波材料所“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系列讲座”

发布:2024-04-26

点赞:

字号: 打印:

4月22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系列讲座”第7讲、第8讲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先进诊疗材料与技术实验室开讲。厦门大学南强特聘教授刘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秀杰分别作了题为“超稳定均相药物混合系统构建及临床应用”、“人类心肌组织和多器官拟胚胎的体外构建”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吴爱国研究员主持。

刘刚通过website of science 检索结果介绍了纳米技术与临床肿瘤诊疗进展、当前纳米探针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以及团队通过设计微环境响应分子影像探针和利用微环境响应实现病灶部位的自组装,提高材料性能的研究,并进一步展示了纳米美兰探针制备、临床患者淋巴结染色结合超声定位效果,碘油核素探针以及核素微球的制备新技术。

    王秀杰介绍了课题起源以及课题组研究方向。其团队针对传统生物3D打印的产品缺少复杂的组织结构、难以突破血管与细胞融合等瓶颈问题,采用六轴机械手臂开发新型生物3D打印机,实现了多机械手臂的协同打印体系和3D空间任意角度的细胞打印,并建立了首个自然发育的人类多器官整合模型(huMO模型),就研究器官发生与发育等重要基础问题开展了研究,以更加深入理解人类特有的各类生命过程。

讲座最后,与会师生与报告人开展了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大家对当前纳米探针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

刘刚,厦门大学南强特聘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及影像材料与技术分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介入医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组副组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材料生物学与智能诊疗技术分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分子影像学及药物递送系统研究,指导研究生在Nat Nanotechnol、Nat Commun、Sci Adv、PNAS、JACS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H因子83,引用超过2万次),参编国家规划教材5部、英文专著18部。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0余项,其中7项实现企业技术转移及临床转化,获国家或省级科技奖9项。

王秀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研究员、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RNA调控相关的生物信息学与实验生物学研究、以及人类多组织拟胚胎体外模型的构建和基于3D打印的心脏组织构建研究。发表SCI论文113篇,他引14000余次,H-index为51,多项工作得到ScienceNow, Nature Review Genetics等科技媒体的推荐,1项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曾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获得首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创新突破奖”、第八界“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和2022年度3D Pioneers Challenge MEDTECH奖等奖励。2014年和2016年分别作为第二完成人和第四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刘刚教授讲座现场

王秀杰研究员讲座现场

(先进诊疗材料与技术实验室 何臻 王超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