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于老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95后的青年研究学者,怀揣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给您写下了这封信,望您在天堂也可以感受到这份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说来惭愧,虽然在1988年被报道之后您已经被很多的人所熟知,而我却是在2014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电视节目上才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那时候的我16岁。虽然不懂您具体的工作,但当听到您隐姓埋名二十八载,一生奉献于国家核武器事业时心里满是油然而生的敬意。到现在我依旧清晰记得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像您这样的科学家,就应该收到这样的赞美与感谢,更值得被后世所铭记。
我知道您的科研生涯是从近代物理所开始的,最初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钻研多年,之后在钱三强院士的委托下开始秘密研究氢弹理论。当时的核大国对氢弹研究绝对保密,造氢弹于我国完全是从一张白纸起步,而您面临的将是几乎未知的东西。我们这一代的青年学者是多敬佩您临危受命的勇气,不为前路艰险,埋头苦干。
研究伊始,“氢弹是由什么材料做成”这一问题就是一大瓶颈。当时,据《原子核物理》的教科书中查到氚氚反应截面的理论值是15巴,是氘氚反应的3倍,这一数据来自于权威杂志《现代物理评论》,所以那时候所有人都同意用氚氚反应实验,而于敏先生您则不赞同。您立即用Breit-Wigner公式严格证明了,所有轻核反应的截面均绝对不可能超过5巴。“所谓氚氚反应截面高达15巴的问题,一定是假的!”这石破天惊的第一声,让中国在氢弹设计上至少免除了几个亿的资金浪费。您这种敢于向权威提出质疑的魄力,值得我们所有后辈学习;您那种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计算基础也提醒我们后辈勤奋积累、厚积薄发。
二十八年之中,很少有人知道您在做什么,就连您的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您只有很少的时间能够陪伴家人,在您妻子生产的时候您都还工作在岗位上。我想问,对于这些您会有遗憾吗?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再让您选择一次的话,您还会选择接下研究氢弹的任务吗?我想,您的答案一定是:会的!而且异常坚定。舍小家为大家,有国才有家。相信无论多少次的选择,您都会义无反顾踏上这个征程,不达目标不回头。当然,您可能非常感谢有一位贤良勤奋且无条件支持您的妻子,也是多亏了她全心全意守护好了你们的小家,您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地研究氢弹理论和核武器。我们要感谢您让中国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造出了氢弹,在国际上挺直了腰杆,真的是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也要感谢她,您的妻子。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者和学生党员,您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您拥有自强自立、坚韧不拔的品格和拳拳的爱国之心,您淡泊名利、潜心科研、甘于奉献、勇于探索、勇攀高峰,最终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我们要学习这种可歌可颂的品质,更要弘扬科学家精神,争取在科研科领域为祖国发展和人民幸福做出自己的贡献。
此致
敬礼!
(表面第一党支部 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