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群文化 > 群团工作 > 工会
团市委书记鲍娴萍在共青团宁波市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作者:,日期:2012-09-07

思进思变思发展 创业创新创一流

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宁波实现“两个基本”、建设“四好示范区”贡献青春力量

 ——在共青团宁波市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2年8月27日)

鲍娴萍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共青团宁波市第十六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三思三创”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宁波实现“两个基本”、建设“四好示范区”的伟大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过去的五年,是宁波深入实施“六大联动、六大提升”和“六个加快”战略部署,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五年;也是宁波共青团把握机遇、奋发有为,团结带领团员青年创造青春业绩,团的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着力强化科学理论武装,思想引领成效不断提升。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少年,广泛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青春奉献十二五,三思三创建新功”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坚定广大青少年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着力推进分层分类教育,各领域青少年分类引导大纲转化工作深入实施,“争当四好少年”等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蓬勃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有序推进,共培训青马学员22400名。不断强化思想教育阵地依托,实施“校外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工程”,扶持建设校外场所296个;着力打造团属网站、青少年手机报、共青团微博等新型教育平台,全市开通共青团微博693个,粉丝累计达76.16万。大力培树青少年优秀典型,积极开展“杰出青年”、“新锐甬商”、“青年岗位能手”、“村村都有好青年”、“十佳学子”等评选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为青少年成长成才树立了榜样。

五年来,我们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服务大局作用不断凸显。围绕经济转型升级,深入开展青春建功行动,全市共组建青年突击队685支,开展青工技能大赛1443次,组织专家团队为8739家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培育市级以上青年文明号1619家,涌现出“宁芝服务法”、“3561服务”等20个优秀品牌。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青少年生态环保行动,植树绿化78万平方米,建立市级以上“保护母亲河号(站)”180家,团市委被评为全国保护母亲河先进集体。围绕海洋经济发展,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蓝色护海行动,与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联合举办硕博士服务海洋经济专项见习活动,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围绕社会管理创新,以志愿服务为重点,广泛开展“青春文明行动”、“志愿服务百万小时大接力”、“志愿共创文明城”等活动,有效服务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全市注册志愿者35.9万人,建立志愿服务阵地2223个。宁波志愿服务工作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的批示肯定。

五年来,我们密切关注青年社会事务,服务青年实效不断增强。全力打造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就业创业培训、见习基地、创业融资等各类服务要素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培训青年15.6万余人,建立各类见习基地 1518个,11835名青年上岗见习,实际促成发放青年创业贷款超过30亿元,贷款支持创业青年达10158人,建立共青团主导的青年创业孵化园25个。切实帮扶困难青少年群体,深入开展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低收入农户青少年关爱行动、困难大学生助学计划,累计整合帮扶资金6486万元,直接资助47346人,关爱覆盖29.6万人次。深入实施青年文化行动,广泛开展各类青年文化活动,大力培育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乡村文化,形成了一系列青年文化品牌项目,其中,中国青年时尚文化节荣获共青团“五个一”工程奖。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设立12355青少年服务台,深化“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实施青少年违法犯罪“防护林”工程,开展青少年平安行动,在市、县两级均建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领导机构,举办“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提交相关提案、建议165件。

五年来,我们全力推进团的自身建设,基层组织基础不断夯实。深入开展共青团系统“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工作,制定出台团干部正风气十条规定,持续推进“团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解难创优”、“三进三服务”大调研大走访和非公企业“双争双促”活动,团组织“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活动成效明显,共有2022个基层团组织公开承诺事项5511件,办结4908件。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工青妇会议精神,传统领域团建不断巩固,商圈、楼宇等新兴领域团建顺利推进,累计新建非公企业团组织5022家,总量居全省第一,全市已建党组织且符合建团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建团率实现100%。团内民主有序推进,基层团代表直选比例达100%,县(市)区、乡镇(街道)两级全面推行团代表常任制,“两联三评”、团务公开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团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率先研发团务管理软件,实现对团员信息的电子化管理;率先推行《团务干部资格证书》,已有9800余名基层团干部获得证书;完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团干部轮训工作,累计培训逾2.5万人。

五年来,我们持续深化工作机制创新,事业发展层次不断提高。在强化创业扶持、提升青年就业创业技能、完善志愿服务等方面,相继出台或推动制定了青年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宁波市志愿服务条例》等政策法规,政策保障机制建设取得了新突破。先后与81890市民服务平台通过嵌入式合作模式开通了12355青少年服务台,以公益创投形式推出了低收入农户青少年关爱行动“汇梦”工程,携手中介机构共同推进了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社会化运作机制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其中,见习基地的社会化建设模式得到了团中央陆昊书记的批示肯定。通过公开招考、调整和增配等形式,选拔充实了50余名团县(市)区委书记、副书记和1216名乡镇(街道)团(工)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在全团率先面向全国公开招考非公企业团委书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与此同时,宁波共青团的其他各项事业也实现了全面发展。青联、学联、少先队工作蓬勃开展。甬港青年企业家发展论坛、“海外专业人士宁波行”等活动成功举行,青年统战和青年外事工作不断拓展,青少年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市学联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少先队宁波市第六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全团带队、团队衔接工作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学科建设迈出新步伐。青科协、青企协和农促会等团属协会组织不断壮大。团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累计43个调研课题在全省全国获奖。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过去的五年,宁波共青团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品牌和优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和团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政领导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团员青年和团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共青团宁波市第十六届委员会向市委、团省委和各级党政领导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我市共青团事业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广大团员青年、团干部和青少年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成就鼓舞人心,经验弥足珍贵。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深刻地体会到:

——不论形势如何变幻、环境如何复杂,只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始终围绕中心、快速响应、同频共振,就能保持正确的工作方向;

——不论思想如何多元,诉求如何多样,只要坚持青年为本不动摇,始终相信青年、依靠青年、服务青年,就能有效吸引凝聚青年;

——不论结构如何变化、流动如何频繁,只要坚持固本强基不动摇,始终狠抓覆盖、创新格局、激发活力,就能永葆事业发展的勃勃生机;

——不论条件如何艰苦、任务如何艰巨,只要坚持前沿发展不动摇,始终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勇争一流,就能不断开创宁波共青团事业新局面。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社会变革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团的工作和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待增强;团的组织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团员青年分布变化还不完全适应;团组织联系青年的广度和深度与“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团的服务能力和手段还不能很好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决心、更足的韧劲来着力解决。

二、今后五年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今后五年是宁波发展历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时期,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面对新的形势,宁波共青团需要进一步明确方向,找准定位,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

今后五年宁波共青团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三思三创”精神,以“有质量发展”为统领,全面推进“四大任务”,积极构筑“五大支撑”,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宁波实现“两个基本”、建设“四好示范区”贡献青春力量。

“有质量发展”,是对宁波共青团过去发展经验、发展理念的全面总结和系统传承,是今后五年宁波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奋斗目标和检验各项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更是积极应对新形势、新任务,落实“三思三创”要求,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题中之意。

“有质量发展”是助推宁波“四好示范区”建设的现实需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要努力把宁波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好示范区”。“四好示范区”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宁波的生动实践,是未来宁波发展的崇高目标和卓越追求。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必须紧跟党政步伐,始终做到同向同行、同频共振。这就要求我们绝不能固步自封于既有成绩,而必须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主动拉高标杆、提高标准,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也绝不能囿于本地本单位小区域,而必须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胸怀,在全省乃至全团寻找坐标、对标争先,以“有质量发展”的理念谋划工作,以发展的质量检验工作,切实为党政大局作出更有质量的贡献。

“有质量发展”是全面参与社会建设、全力服务青年民生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更为重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就为共青团如何参与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尤其在社会问题青年化、青年问题社会化的新形势下,我们更是要按照总书记要求,全面参与社会建设、全力服务青年民生。要自觉把共青团事业放到社会建设的大范畴中谋划,把有效满足青年需求和参与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全方位满足青年需求,深层次促进社会和谐。

“有质量发展”是实现宁波共青团事业高位突破的现实需要。长期以来,得益于宁波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取得了可喜成绩,各项事业持续高位运转,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团前列。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阻碍宁波共青团实现高位突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与问题依然存在。比如通过抓重点群体,我们凝聚了大部分青年,但是团的先进性和群众性还没有达到有效统一;通过抓项目创新,形式载体更加丰富,但是工作项目的科学体系尚不完善;通过抓活动开展,扩大了社会影响,但是全面履职的长效机制还不巩固等,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好直接影响未来的发展质量。共青团事业如同百舸争流,不进则退,小进慢进也是退,而且这种进与退不仅反映在量的赶超上,更体现在质的变化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量质并举”的发展理念,众志成城,克难攻坚,在“有质量发展”中夯实基础、奋勇争先。

“有质量发展”是在深刻分析和准确把握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和共青团事业阶段性特征基础上应势而生、顺势而为的必然选择。我们要科学全面理解“有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奋力开拓宁波共青团事业的崭新局面。

“有质量发展”就是着眼全体的发展。围绕“两个全体青年”目标,努力做到联系途径不断拓展,覆盖方式更加多样,组织网络开放互联,工作项目全面丰富,内在活力有效激发,外部影响持续扩大,宁波共青团的先进性和群众性实现有机统一。

“有质量发展”就是植根需求的发展。善于动态把握来自党政、社会、青年以及共青团自身的实际需求,做到需求把握更加敏锐、项目开发更具实效、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宁波共青团的需求响应能力和“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有质量发展”就是推动进步的发展。着眼共青团根本职责,破难攻坚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服务党政中心的贡献进一步提升,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宁波共青团的建功、育人功能充分发挥。

“有质量发展”就是追求持续的发展。理论研究更加系统,基层基础更加巩固,履职路径更加多元,队伍支撑更加有力,机制保障更加完善,团的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宁波共青团持续走在前列的后劲更加强大。

推动共青团“有质量发展”,就是要通过全市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的共同努力,力争把宁波共青团建成为“覆盖广、响应快、效益好、持续力强”的共青团。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立足实际、面向未来,坚持正确的方法路径。

——必须坚持“三思三创”。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始终是推进宁波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指导共青团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把“三思三创”精神贯穿于宁波共青团“有质量发展”的全过程,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始终以“思发展”的状态谋划未来,始终以“创一流”的标准成就事业。

——必须坚持科学设计。科学设计讲求的是从全局视角出发,注重整体化、系统性地推进各项工作。要围绕团省委“六大工作体系”建设要求,着力打造覆盖广泛的“工作项目体系”和保障有力的“工作支撑体系”,力争实现理念协调统一、项目共建共享、流程科学有序,形成具有宁波特色的共青团工作格局。

——必须坚持开放合作。开放合作的力度决定着事业发展的深度。只有始终坚持开放合作,才能为事业发展争取更多的资源。要充分运用市场化、社会化手段,把激活内部资源与用活外部资源结合起来,拓宽资源整合渠道,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提升资源利用成效,努力为宁波共青团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必须坚持长效建设。不断积累赢得未来、走在前列的各项优势,是坚持长效建设的核心内容。要本着办事业的认真态度和执着精神,善于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和青年喜爱的项目品牌发扬光大,并能够审时度势,探索创新,推动团的规范化、品牌化和制度化建设,不断增强宁波共青团事业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三、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我们要牢牢把握市委工作大局和青年迫切需求,围绕上级团组织具体工作部署,着力抓好思想引领、助推转型、促进和谐、改善民生等四方面主要任务,创新破难、全面履职,积极推动宁波共青团事业实现“有质量发展”。

1、着眼青少年永远跟党走,实现有质量的凝聚

思想引领是共青团的根本任务。全市各级团组织要按照“彰显主流、方式灵活、影响广泛、青年认同”的基本要求,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广泛凝聚共识,力争在巩固党执政的青少年思想基础上取得新成效。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少年。把学习贯彻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主题报告、一线宣讲、研讨交流等形式,将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青年的智慧力量凝聚到实现十八大确立的各项任务上来。坚持用党的光荣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和宁波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教育青少年,坚定青少年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深入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引导青年在学习实践中提升素养、经受锻炼、坚定立场,力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用高尚的道德感召青少年。坚持不懈地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青少年,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深入挖掘宁波深厚的人文底蕴,积极倡导“忠诚、公正、诚信、明礼、创新、担当”的价值取向,引导青少年分清是非、明辨善恶,努力培养健康的精神追求。着力深化“三下乡”、雏鹰争章、“手拉手”等道德实践活动,不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争做中华美德的传承者和社会新风的引领者。

用有效的方式引导青少年。扎实开展分类引导工作,根据不同类别青少年群体在知识背景、生活阅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尊重青少年主体地位,准确把握思想特点,科学设计引导内容,努力增强引导青少年的针对性。不断创新引导方式,善于借助情感、友谊、信任的力量,发挥艺术、时尚等元素的作用,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手段,大力开发共青团微博、手机报等新兴媒体资源,切实增强引导青少年的实效性。精心选树先进典型,深入开展励志教育,让一大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真正走进青少年、影响青少年。

2、着眼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有质量的贡献

组织动员青年投身经济建设是共青团服务大局的中心工作。全市各级团组织要按照“紧扣中心、快速响应、有效切入、力求作为”的要求,力争在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上求得新突破。

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努力为党政分忧、为青年解难。鼓励广大青年立足自身实际、立足宁波产业发展导向,自主就业,勇于创业,大力营造脚踏实地、勤劳致富、实业报国的社会氛围,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扎实推进见习基地、订单式培训、创业融资、导师帮扶、项目培育等工作,逐步完善青年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积极破解要素保障难题和服务供给难题,努力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集成式”的有效服务。充分整合政府、市场、社会中介等力量,在帮助青年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的同时,力争出台新的政策,不断提升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能力和水平。

带领青年岗位建功。深入推进“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大赛、导师带徒等活动,帮助广大青年提升岗位技能、提高建功能力。深入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弘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养成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树立岗位成才的职业追求。充分调动各行各业青年岗位建功的积极性,围绕重点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科学管理、节能减排等重点内容,扎实开展青年突击队立功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等活动,广泛搭建助推转型升级的建功平台。

鼓励青年勇于创新。大力培育创新文化,积极倡导宽容失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强化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潜能、投身创新实践。培养凝聚创新人才,以产业转型升级和海洋经济发展急需人才为导向,挖掘和培养青联、青科协以及各界团员青年中的优秀人才,积极参与海内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引进工作,为宁波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青年人才支撑。努力推动创新实践,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广泛开展“挑战杯”科技竞赛、创新论坛等活动,为广大青年交流科研成果、加强技术合作等创造条件。

3、着眼社会和谐稳定,实现有质量的参与

参与社会建设是共青团在新时期面临的重要课题。全市各级团组织要按照“主动参与、突出重点、推动合作、促进和谐”的要求,协助党和政府把青年的作用发挥好、把青年的问题解决好,力争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展示新作为。

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把志愿服务作为共青团参与社会建设的重要依托,不断深化志愿者行动。全面贯彻《宁波市志愿服务条例》,确保志愿服务的经费到位、人员充足、机制健全。进一步推进各级志愿者协会以及志愿者指导中心、志愿者之家建设,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协调和指导。进一步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发挥志愿服务在文明创建、敬老助残、应急救援等领域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扩大志愿服务覆盖面。进一步强化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的培育孵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志愿服务阵地依托以及志愿服务管理,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社会化、专业化、社区化和智能化发展。

提升矛盾化解能力。组织广大青年主动投身“平安宁波”建设,积极参与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企业、和谐校园等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努力使青年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建立健全青少年舆情监测体系和应急机制,关注网络虚拟社会,加强与青年“意见领袖”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青少年思想动态,提高对青少年舆情的收集、研判和疏导能力。大力开展国情市情教育,引导青年进行理性社会观察,客观认识各种社会问题,在是与非、得与失、中与西面前保持清醒和坚定。完善家庭、学校和社区相结合的教育服务管理机制,加强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努力化解青少年群体中的不和谐、不稳定因素。

规范青年政治参与。提高青年民主参与意识,围绕“法治宁波”建设要求,广泛开展民主法治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观念。规范青年政治参与实践,鼓励青年干部、职工和学生有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拓宽青年政治参与渠道,探索实施“青联委员提案制度”,深化“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和共青团“倾听”活动,运用多种方式倾听青少年群体呼声。加强青年统战工作,动员少数民族青年、宗教界青年、新社会阶层青年和在甬的港澳台青年同胞,积极投身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

4、着眼青少年民生需求,实现有质量的服务

服务青少年民生需求是共青团吸引力、凝聚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全市各级团组织要按照“统筹协调、贴近需求、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要求,密切联系青年,主动走进青年,力争在保障和改善青少年民生上迈出新步伐。

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强化制度保障,健全青少年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完善青少年维权综合参与机制,积极参与青少年立法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切实从制度层面维护好广大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发挥预防办和未保办的综合协调作用,深入实施“两法一例”,联合相关部门依法打击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社会丑恶现象,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打造青少年维权品牌,进一步提升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知晓率和使用率,提高青少年维权岗的影响力,为青少年提供信息化、人性化、综合化的维权服务。

满足青少年文化需求。不断丰富青少年文化产品供给,大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文化活动,做大做强中国青年时尚文化节、青工风采节、乡村青年文化节和大学生艺术节,打造一批具有强烈吸引力、广泛影响力和持久生命力的青少年文化活动品牌。培养青年文化骨干,培育青年文艺社团,挖掘一批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优秀青年文化人才,打造高素质的青年文化人才队伍。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促进青少年宫等团属阵地拓展服务领域,努力使高雅艺术鉴赏活动和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向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青少年集聚区延伸,使文化活动覆盖和影响更多青少年。

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大力发展青少年公益事业,整合多方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深入推进低收入农户青少年关爱行动“汇梦”工程、困难大学生助学计划等扶危济困活动,尽最大可能为各类困难青少年群体提供物质帮扶。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积极应对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深刻变化,广泛开展青少年心理疏导、体育活动以及基本生存能力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努力创新活动载体,不断满足青年在婚恋交友、兴趣爱好、人际沟通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以专业化、个性化和常态化的服务为青年的社会化交往提供有力帮助。

四、今后五年宁波共青团“有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团的自身建设是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全市各级团组织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务实奋进的态度,着力从理论研究、组织覆盖、履职路径、队伍建设和机制保障等五个方面加强自身建设,努力为宁波共青团实现“有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1、构筑“有质量发展”的理论支撑。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在推动宁波共青团“有质量发展”过程中,更需要有系统的理论研究作为先导和支撑。各级团组织必须牢固树立“研究先行”的理念,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共青团如何推动自身的改革创新、如何更好地履行四项基本职能,切实做到科学研判、前瞻谋划。要加强共青团、青年工作研究平台建设,进一步壮大青年工作研究队伍和咨询队伍;探索建立共青团、青少年工作研究中心;着力办好各级团的理论刊物;不断完善年度“调研奖”评选制度;通过多方合作、机构委托、课题购买等途径,逐步建立社会化理论研究合作模式,不断提升共青团、青年工作研究能力。要积极推动理论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通过编印调研论文集、举办调研成果发布会等方式,扩大调研成果的辐射面;积极争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重视支持,努力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建议和提案;实行重点工作项目论证制度,在重点项目确立、推进、深化的不同阶段,强化理论研究的支撑和指导作用。

2、构筑“有质量发展”的组织支撑。基层组织是共青团“有质量发展”的力量来源。这不仅要求组织覆盖要广,还要求团组织内部充满活力,更要求全市各级团组织形成强大的整体合力。要不断巩固机关、学校等传统领域团建,着力推进“两新”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兴领域团建,继续加强驻外团工委建设和进城务工青年集聚地团建,切实抓好各类青年群体的组织覆盖工作。要以活力基层团组织创建为统领,实现“一团一品”特色发展,有效激发基层组织活力。要深入推进“大片区”、“小区域”联建工作和“宁波青年网上家园”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宁波特色的“双网互动”团建模式,切实增强基层团组织的运行能力。要加强重点工作项目牵动和全委目标考核牵动,推进青联、学联和团属青年社团建设,履行好全团带队职责,努力形成各方推动“有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3、构筑“有质量发展”的路径支撑。拓展履职路径是实现共青团“有质量发展”的形势所需。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共青团传统的组织化、行政化履职方式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和挑战,青年诉求多样化与团组织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与此同时,以青年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主要特点的各类青年自组织蓬勃发展,在青年社会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顺时应势、超前谋划,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扶持和引导,使其成为新形势下共青团履职过程的“中间体”,打造“共青团+青年自组织”的新型履职路径。通过成立“公益组织交流服务中心”,建设“青年自组织孵化器”,发展其重要骨干为青联委员、志愿者协会理事等形式,扶持各类青年自组织发展壮大;通过招标购买、项目合作、经费资助、活动策划咨询等途径,引导青年自组织协助共青团处理青年社会事务,努力形成以传统履职路径为基础、新型履职路径为补充的复合式履职路径,不断增强共青团的履职能力、提高共青团的履职效率。

4、构筑“有质量发展”的队伍支撑。推动工作依靠人,事业发展为了人。队伍建设是共青团“有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要严格发展标准,规范发展程序,提高发展质量,不断优化团员队伍结构;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对团员的经常性教育,做好“推优入党”工作,进一步健全“永远跟党走,长期受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各领域团员的服务管理和流动团员的覆盖凝聚,力争使全体团员都能在宁波共青团“有质量发展”中贡献力量、享受成果。要进一步加大团干部培训和协管力度,抓好基层团干部政治经济待遇的政策落实,不断深化团干部作风建设,教育各级团干部忠于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切实成为团员青年的表率和推动宁波共青团事业“有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要结合各类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争取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支持,大力选聘热爱青少年工作、有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强的青少年社会工作者,推动青少年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充实基层青少年工作力量。

5、构筑“有质量发展”的制度支撑。制度建设是共青团“有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机制,积极探索团建与党建紧密结合的有效方式,主动将团的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格局,争取定期召开党建带团建工作会议,实现团建工作与党建工作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落实、统一督查、统一考核,借助党建政策、资源和力量解决团建工作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要着力深化工作推进机制,注重共青团工作的积累、沉淀和提升,积极拓展和挖掘工作品牌内涵,逐步形成“项目化管理、品牌化引领、体系化运行”的工作推进机制。要着力健全组织运行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不断推进团的建设制度化和规范化;稳步发展团内民主,进一步完善团的代表大会制度,继续深化团代表常任制、建议提案制度、民主恳谈制度等,尊重团员主体地位,保障团员民主权利,畅通团员青年反映诉求、监督工作的渠道,广泛汇聚推动宁波共青团“有质量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各位代表、同志们,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时代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波澜壮阔的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和团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三思三创”精神,不断开创我市共青团事业“有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宁波实现“两个基本”、建设“四好示范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