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发布:2015-07-30

作者:表面事业部 李蕾

点赞:

字号: 打印:

  因为男朋友9月份要找工作的原因,最近和很多在校的朋友和工作几年的人交流。在跟不同年龄人接触的过程中,有一个事实让我感到可惜——从离开学校的那一天起,很多人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意识。 

  学业结束,心安理得地过上“自己赚钱自己花”的自由日子,然后过两年,发现这个行业没有晋升空间,转行又缺乏经验,于是再呆上两年,又没有积累到新的经验,却把胆子养小了,把习惯养懒了,雄心壮志也就泯灭了。这就掉入了一个负循环,因为没有机会而没有经验,又因为没有经验而没有机会…… 

  对于一个学习能力强的人,循环恰好相反,因为学习而获得经验,因为更多经验而获得更多机会,因为更多机会而更开心地学习……说起来很虚,但你会发现身边充满热情的人,往往在这个正循环里,而天天抱怨吐苦水的,通常处于负循环里。 

  对于我来说,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它不是复习计划,而是一种一次又一次的征服和试探。譬如,坚持用PhotoshopP图而不是美图秀秀,遇到问题去百度去维基百科,我真的在这些事上获益良多。 

 

  大部分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 

 

  我大学读的是工科,因为喜欢写文章,而被校园报社招进去了,同时被安排了一个任务,写一篇和求职季相关的专访,然而,我从来都没有写过超过2000字的文章。于是,我翻出了这个专栏之前所有的文章,研究一篇5000字文章的结构。最后,我找到了模仿对象,终稿的段落数跟样板完全一样,开头铺陈,中间分论,再来个转折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我第一篇稿,它没有经过大改就发表了。 

  看起来很顺利,但如果没有模仿对象的话,我是写不出一篇符合要求的稿件的。我更可能是一个人呆呆地坐在电脑前,看完一篇又一篇的资料,不知从何开始,打字又删掉,然后开始抱怨没有人教,或者向主编推托“我都没写过”。这只是个很普通的经历,但几年以来,它形成了一种信念,每一次遇到从未做过的事情,使得我可以始终保持淡定,找到模仿的对象,在这个基础上修改和发挥。 

 

  你的同龄人往往就是你的老师 

 

  大人物的成功,都有着时代背景的原因,但同龄人不同,我们经历的是同一个时代,我们受到的阻碍和启发都非常相似。所以每一次当我遇到比我优秀的同龄人,我都会问自己为什么我没有达到,为什么我没有想到,他是怎么达到的。 

  也因为互联网的存在,那些优秀同龄人的辨识度非常高,去了解他们在不同时期的想法,借鉴他们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案,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过程。我的方法是,成为他们微博和博客的常客,反复思考他们面临的困境,反复理解他们所做出的决策。通过这样的思考,将他们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用他们犯过的错误来警惕自己,磨砺自己对大方向的判断力。 

  当你一个人在奋斗的时候,跟同龄人交流,向同龄人学习,更容易找到参照物,找到老师,排解孤独,破除不必要的迷茫。 

 

  不要对老师要求太高,老师只是帮你入门,进阶要靠自己 

 

  对于我来说,真正把我引进门的老师,在那个领域未必是最优秀的,只是他刚好懂一点,也刚好愿意分享,也刚好在我想学的时候出现了。 

  我记得,我第一次接触运营公众微信账号,懂得社交媒体的概念和意义,是因为一个所谓的“营销导师”。他组织了一个沙龙,为了拓展他的客户,他当时说的很多社交媒体的观点,震撼了我很久。现在回想,这些观点不无夸大。但就是这一次沙龙,对一个还没毕业、从未接触过互联网世界的女生来说,已经足够脑洞大开的了。 

  这不是为了说明我有多牛,而是老师的功能往往只是帮助你入门,进阶是要靠自己的。不要认为跟着一个不好的老师,就学不到东西。 

 

  自信,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跟性格无关 

 

  很多很多的人,认为自己不自信,认为这是一个性格缺陷。你遇到困难就退缩,你面对新的情况就束手无策,这不是缺乏自信,而是缺乏学习能力。 

  对于我来说,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艰难的学习中,一次又一次征服了新领地,逐渐形成的一种“自己能行”的信念。自信,是由一个又一个里程碑确立起来的,是由一次又一次的死磕之后得到承认支撑起来的。没有自信,很多时候只是一句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