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个人观两会有感

发布:2014-03-31

作者:新能源所 张振伟

点赞:

字号: 打印:

  前段时间召开的两会深受广大群众的关注,作为党员的我自然也会关注一些,其中我比较关心的、也是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反腐,二是雾霾。 

  反腐持续发力,作风建设常态化 

  自从以习主席为首的新一届政府上台以来,中央的一系列反腐措施和省部级高官的接连落马都让广大群众拍手称快。在今年的两会上,反腐依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在党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和反四风行动中,我们确实能感到来自国家层面的反腐力度,就连很多人向往的公务员都开始抱怨没有油水可捞,纷纷跳槽下海。 

  过去一年,反腐成效显著,但是后面该怎么走,我觉得还是需要好好考虑一下。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反腐最严厉的帝王莫过于朱元璋。以他当政时期的两浙、两广、福建官员为例,从洪武元年到十九年,没有一个官员做到任期满,往往是未到任期就因贪腐被罢黜或杀头。如此严厉的反腐措施,却也没能阻止贪腐的发生,其根源就在于中国的贪渎文化根深蒂固。人一旦有了一定的权利,就很可能涉及到社会的多个方面,而对权利的制约又相对乏力,此时便会很容易出现腐败的现象。所以,要想彻底杜绝腐败现象是很难的。 

  腐败难以杜绝,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所作为。通过朱元璋的例子我们看到,并不是反腐手段越严厉,吏治就会越清明。相反的,如果我们能够将反腐行为常态化,加强官员的工作作风,改善官民之间的关系,这将有利于人们逐渐降低对贪腐的关注度,也使社会的公正、公平得到更好的体现。 

  对此,我比较欣赏犹太人的思想。他们认为:恶,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不能将它消灭,也不能阻止它的出现,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导胜于防止。其实这与我们先人思想不谋而合,筑高墙大坝并不一定能够阻挡洪水,疏通渠道、分流泄洪才是正理。所以在国家反腐角度,引导官员向善、构建融洽官民体系,才是真正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破除十面霾伏,消除心肺隐患 

  2013年的网络流行词之中,有一个最令人头疼,那就是霾。给我的感觉是这两年雾霾一下子突然爆发了,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其实早在2003年左右在北京等地就已经有雾霾的现象出现,但是当时没有人知道这种现象叫霾。直到2009年左右美国大使馆持续播报PM2.5的行为终于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尤其是进入2013年以来,雾霾现象日益明显,导致我们对雾霾一下子关注了。所以经历了这么久的时间,要想治理好雾霾,难度是非常大的。 

    前段时间在科学网上有一篇转载的文章,说是北京将投资7600亿元来治理PM2.57600亿,多吧?早干嘛去了?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很值得商榷。治理雾霾,不是一天两天或者投资多少钱的事,这将是一项持久而又浩大的工程。不过我对我们的政府还是抱有希望的。治理雾霾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们也会面临严峻的考验。对此我只想说:做人要有敬畏之心,要有公德心,不能为了一己之利或是眼前利益就不顾后果的进行各种生产,最终只会是个人得利,国家治理,人民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