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峥嵘岁月,彰英雄本色
——《建党伟业》观后感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建党伟业》火热上映。趁着这股热潮,新能源所组织全体党员同志观看了这部史诗巨作。观影的党员同志们,大都是80一代,尽管对于党的历史事件能背出个一二三条,也仅仅只不过是历史课本上教授的那些个重大事件时间表。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前期、初期的背景和历史事件,很少有人能一一道来。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正是以自1911年辛亥革命至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这十年为背景,重现了共产主义精神在中国生根发芽乃至开花结果的历程。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自海外归国,于1912年元月一日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启了中国的“共和”之路。然而不久,北洋一系的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在皇室中的威信,从孙文手中取得了大元帅的身份,并于1913年就任正式大总统。当上了大总统的袁世凯并没有满足,根深蒂固地盘踞在其脑海中的是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的“无尚荣光”,为了最终实现称帝,袁世凯同日本定下密约“二十一条”并且更改《民国约法》,仿佛一夜之间辛亥革命前后众多仁人志士近20年的努力化为泡影。全国上下群情激奋,孙中山与蔡锷成立护国军,出师讨袁,很快袁世凯便在举国声讨中黯然死去了。而后随着张勋复辟的失败,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
此时,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虽身处不同地方,但都在内心思索着救国救亡之路,哪一条路才能真正解救中国?
1918年冬,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中国作为战胜国派团出席巴黎和会。但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英美等国感到了恐慌,为了制约共产主义的继续发展,列强无视中国的主权,将青岛以及胶州湾割让给了日本人。中方代表顾维钧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那句话如巨石在心,沉重而压抑。
“五四运动”爆发,热血青年涌上街头,全国各地相继爆发了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当局的无能和列强的强霸,让中国亟需找到一条变革之路,而列宁主义的成功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未来的路途,只有广大的无产阶级才能救中国。
1920年始,共产主义小组在各地相继成立,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建议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建党。1921年7月23日,十三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代表集结在上海博文女校宿舍(后转至嘉兴南湖),“中国共产党”在众人齐声吟唱的《国际歌》中正式成立。
影片受时间限制,很多情节都是一闪即过,然而历史的厚重感却从那些短短的镜头中渐次透出。枪声、炮声、革命志士倒下的身影,汇成一幅鲜红的旗帜;宋教仁、蔡锷、陶成章,众多的民主志士为中国的民族民主进程抛头颅、洒热血。
乱世风云,彰显英雄本色,先辈们以血肉之躯为基石,铺平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之路。影片结束后,我一直在想,我们能做什么?和平年代,远离了战火喧嚣,我们可以做什么?其实细细想来,看完影片,感动、感恩等种种感情都容易褪去,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才是我们要做、能做、且持续坚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