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新员工培训有感之收获与建议

发布:2013-09-24

作者:纤维事业部 钱鑫

点赞:

字号: 打印:

  参加完今年的新员工入职培训不禁又让我联想到了三年前,当时作为新入所一名研究生也是在九月初参加了培训。但是有所不同的是当时的新员工不足百人,因此那年培训也很简单只是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就结束了,而到了去年随着新员工增至200人左右,培训的时间也随之提高到了3天的时间。因此,与以往相比,今年共计5天时间及300余人参与的培训可谓是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这也从侧面显示了宁波工研院的飞速发展。总体而言,今年培训无论是从内容上、培训形式上还是培训规模上都已经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之于收获,我想应该用收获颇丰来形容。通过此次新员工培训主要收获在于:首先,通过所长报告了解了宁波工研院的昨天、今天及明天,熟悉了宁波工研院成为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人才培育于一体综合性工业研究机构的愿景及使命,同时也坚定了大家建设一个新型工研院的信念;其次,通过各个部门负责人的介绍基本熟悉了各部门岗位分工与职责以及工作流程,这就便利了我们快速了解各部门的业务以及问题解决途径;再次,通过拓展训练增强了大家的团队意识,而企业考察也让我们感知了高新技术公司独特的企业文化;最后,安排紧凑的室内及户外活动,大家的积极踊跃参与则真正体现了宁波工研院“感知、相信、行动”的文化氛围。 

  在当今社会,对于一个研究院所而言,良好的入职培训体系是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入职培训的举办成功会使员工快速融入到团队内部、适应单位的环境与文化,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此次新员工培训收获颇多,但是我更想多讲一些的是自己对于此次培训活动的一些建议,希望对以后新员工培训工作能够有所帮助: 

  其一:建立新员工熟悉交流的平台。新员工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应该就是使得大家尽快融入工研院这个团体,并且可以相互熟悉从而有利于后期业务工作交流。今年入所人员比较多,为了便于管理分成了6个小组,而通过举办各种拓展活动可以使得组员之间相互熟悉,但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成员却缺乏认识平台,建议增加员工自我介绍或互动晚会等节目,这样做不但可以使得新员工之间可以彼此交流,而且还可以创建一个和谐氛围,使得新员工入所之初便有一种归属感。 

  其二:培训主题形式要明确。新员工入职培训的主要内容分为认知培训和职业培训。认知培训是指熟悉研究院所的概况、部门组成及管理者构成、规章制度及守则等等,在此次培训中无论是崔所长的报告还是各部门负责人的报告均得以体现。职业培训则主要由职业化、人际沟通与交流、科学的工作方法、团队意识及合作技能等内容组成,在入职培训中这部门内容也格外重要,尤其是由高校学生向职业员工转变过程中的职业培训,在此次培训中拓展训练使得大家意识到了人际沟通交流及团队意识的重要性,但这还不够个人建议以后培训工作中可以增加一个专门涉及员工职业化、科学工作方法等领域的专题报告。 

  其三:报告内容依据培训对象的差异化处理。这也是特别想提到的一点,事情是发生在青促会与新员工的沟通分享交流会上,作为新老员工交流会主旨是想借助工研院里成功老员工的经验向新员工传递工研院价值观、核心理念以及自己的成长经历,但是有一位老员工在英文SCI论文如何撰写上讲了好久,并且有的还是基本常识,这就严重忽略了培训的对象。此次培训过程中主要由在读研究生、操作工、研究助理、博士后、高级工程师等等组成,因此真正需要SCI论文撰写知识的怕是只有研究生或研究助理,因为操作工我就不说了、博士后已经具备基本常识、工程师技术人员以后工作中涉及SCI论文撰写工作也可能比较少。报告结束后有个负责测试的助理就抱怨报告听不懂。因此,希望以后报告人能够根据培训对象选择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准备。 

  其四:入职培训周期适当延长。这里的培训周期不是指集中培训时间,其实集中培训一周左右也恰到好处,我所指的培训周期时指在集中培训后一个月或六个月又或者一年左右时间再针对此次参加培训员工进行一次梳理培训。如果将此次培训看作是一种快速适应培训,那么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就应该算是一种成长培训,这样可以更加有利于员工明确定位,同时也可以检验与入所之初工作规划是否一致。 

  另外,在此次新员工培训过程中存在培训内容过于集中、有所重合的现象,比如第一天内容全部是拓展训练,而第二天则是一整天讲座等等。因此在以后培训中建议将讲座与互动交流的培训内容交叉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