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柯做客宁波材料所“科技大讲堂”

发布:2014-03-19

点赞:

字号: 打印:

  材料基因组可以加快材料开发的过程,是否是这么神奇? 

  有人认为,基础前沿的研究美国已经做的很好了,中国不需要做基础研究,您怎么看? 

  如何看待基础研究与工程化结合的问题? 

  中国很多高科技的关键材料还需要依靠外国技术,但是中科院有20多个与材料相关的研究所,这么多的材料科技工作者对工业进步和国防建设的贡献度有多大? 

   作为一个研究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平衡自己的课题完成和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您在指导学生时,希望他从何入手来解决问题?希望他能给您什么样的答复能让您满意? 

  早期的科学研究是一种自由探索,现在的科学研究是不是逐渐脱离了最初的实质? 

  ………… 

  这些问题,是在318日举行的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宁波工研院)“科技大讲堂”上,科研人员、研究生们向做客大讲堂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卢柯在进行互动交流时提出的问题。 

  在大讲堂上,卢柯与300多名科研人员、青年学生分享了他“关于材料科学研究及其选题的一些思考”。 

  选题作为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的深度和高度。在近两个小时的报告中,卢柯系统分析了材料科学、材料技术在支撑引领材料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材料研发路线、材料研究的特性、材料研究的成果评价,提出了科学研究应具有的四个能力,即选题能力、实验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选题能力,涵盖选领域、选方向、选问题三个层次。他通过风趣幽默的“跨越悬崖”漫画表达了科研选题的重要性,并根据自身多年来的科研经历,从表面纳米化概念的提出、实验设备的设计和研发,到纳米孪晶强化机制的发现,再到新一代表面纳米化处理技术的实现,完整呈现了科学研究从选题到实施再到成果的总结和提炼的全过程。期间,卢柯阐释了研究进展的三个阶段,即突破、跟进和渐进,同时,对材料研究过程中找出问题、固化问题、建立条件、实验计算、分析总结等九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讲解,还特别强调了同行交流的重要性,同时鼓励青年职工和研究生要敢于同领域内的专家主动交流,希望科研人员具备质疑的能力,勇敢质疑那些书本上的知识和专家口中的定论,超越极限,并跳出“学术红海”,争取到相对竞争空间较大的“安静”的科研领域去做工作。他最后勉励大家要有自信和想象力,勤于做前沿研究的积累工作,善于做前沿研究的跟进工作,努力做前沿研究的改进工作,敢于做前沿研究的引领工作,并建议大家多与同行交流,不放过关键问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卢柯的报告分析精辟,阐释明了,语言通俗,深入浅出,互动交流时表现出的机智严谨而又不乏诙谐幽默,不时引起全场热烈的掌声和会心的笑声。 

    报告会由所长崔平主持。

 

崔平主持报告会

 

卢柯院士在报告中

 

座无虚席的报告会现场

 

                                                (科技发展部/综合管理部)